五寮尖步道是一條充滿刺激、冒險、挑戰的
登山路線,大概是我爬過最險峻的一座山。
五寮尖與皇帝殿齊名, 都是北台灣著名的岩場,
以峭拔險峻的稜岩聞名,攀爬過程絕無冷場,
喜歡的人會驚豔連連,大呼過癮, 而膽怯的
人則會尖叫連連,手足無措。
***一早6點來到登山口..沒什麼人車好停,
這起登水泥階梯好像昨天下過大雨喔
已有幾次沒約人..獨攀爬五寮尖實戰經驗不會怕
經過了一處又一處沒完沒了的繩索坡道岩壁,
只能手腳並用的往上爬。
五寮尖,擁有許多不同的山名,有人稱「湊和山」、「鳳髻尖」或「九龍山」, 但這些山名都沒有「五寮尖」來的聞名。「五寮尖」最能反映這座山的特色。 五寮尖,從遠處眺望,彷彿是五座相連的山峰。我攀爬時,不忘細數攀過的 山頭,發現不只五座,我至少爬過七個峰頭。沿途一峰接一峰,陡上陡下, 令人心情七上八下,既惶恐,又過癮。
五寮尖有好幾個登山口,從台七乙公路(大埔路)合作橋的「玉里商店」旁起登,是山友最常走的傳統路線。一路攀登而上, 通過一連串各種險峻的稜岩地形。從登山口至五寮尖所需的時間不一,或耗時二至三小時, 或三至四小時。除了個人體力因素外,稜脊狹窄,僅容單人通過,人多時,稜脊線上往往塞「人」, 造成回堵,更使路程時間不易掌控。因此,爬五寮尖最好能避開假日時間,但今是週日也該會很多人,太好了早起鳥兒有蟲吃,今天來得早沒什人‧
獨攀勇敢向前行,接著便是連續稜岩路。走於稜脊上,俯臨懸崖,既驚險,又刺激。稜線上的柱子及繩索,都很牢固, 只要不驚不慌,抓穩柱索,謹慎踏踩,則不致於會危險。
不過走在險脊峭崖的臨場感及視覺效果,還是 令人心情有些不安。稜脊盡頭,但見左側有一傾斜的大岩壁,深約三十公尺,須垂降而下。此處最艱險, 稱為「峭壁雄風」。
大岩壁斜度約七、八十度, 左右各有一條繩索可攀降。雖然緊抓著繩索,但由於岩壁極傾斜,每一落腳便覺身體 欲往下滑,雙手趕緊順著繩結一段段地滑下。終於安全抵達岩壁下方。對面另有一座獨立峰,山壁更陡, 不易攀爬。若爬上此岩,可從高處欣賞「峭壁雄風」的險稜絕壁,但此峰只適合膽大包天者攀爬。我放棄此峰, 繼續朝五寮尖前進。
從大茄苳樹爬往五寮尖,只剩最後一小段路,心情因此放鬆不少。 茄苳樹左右兩側都有山徑可爬上五寮尖。左徑平緩,右徑陡峭,一般山友多選「左去右回」。 茄苳樹平台鞍部休息區,增多了山友搭起天幕帳+山友自釘桌椅,不知是避雨還是遮陽,我在此休息吃水果後..選擇左徑上下一路陡上登頂五寮尖,沿途有的路段須辛苦拉著繩索往上爬, 這是最後一段陡上路。
約十五分鐘,抵達一鞍部叉路,左往龍山岩,右往五寮尖。取右行。攀爬最後的陡坡,七、八分鐘後, 終於登上五寮尖。五寮尖,海拔639公尺,略高過淡水河口的觀音山。 然而五寮尖攀登的辛苦及刺激度則遠遠超過觀音山的硬漢嶺。五寮尖山頂展望佳,視野遼闊,可俯瞰大三峽地區。
山頂腹地不大,有一顆花崗石製的基石,上頭刻著「總督府」三個字,記載約有百年歷史。在台灣各地山峰的各種基石中, 這顆「總督府」基石的年份可算是古董級的。
6點起登爬至五寮尖,費時三小時,並不輕鬆,登頂時已近9點30分。時間是很早,但也不敢久留,蚊子又多..略休息後, 便踏上歸程。選擇回到茄苳樹,直接下山回到登山口11點整!
買了一個胸前包包,利用反攝鏡自拍一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