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訪白沙屯拱天宮得先聊解廟宇族跡
苗栗通霄白沙屯介紹:
通霄『地名由來』通霄地區,原是原住民道
卡斯族「風呢樣」〈Honeyan〉,一名
「屯消」〈Tonsuyan〉社之所在,通霄是屯
消的諧音,古時寫為吞霄,原指今之通東、
通西兩里,昔時南勢溪水深可停泊商船,
為銅鑼、三義、苗栗等地貨物「吞」吐「
銷」售中心。白沙屯舊名「白沙墩」,
根據文獻記載,清雍正年間已有漢人移墾
此地,到了乾隆時期開始有大批移民從福
建惠安、同安渡海來台,正式在此從事開
墾,才逐漸形成聚落。由於白沙墩港可以
直接出入,因而成為早期移民進入苗栗地
域墾殖的重要管道,從乾隆到嘉慶年間陸
續有漢人移入耕墾,漢人入墾益增,經過
幾次大規模的開發,村庄日漸繁榮。
苗栗通霄白沙屯拱天宮:
白沙屯是通霄鎮最早由大陸先民開發的地
方,具有悠久的文化背景與豐碩的文化資
源,轄內廟宇林立,其中又以拱天宮最為
有名。拱天宮,位於白東里,正殿供奉天
上聖母,神威顯赫,其廟座西朝東,距海
不到二百公尺。早年先民跨海來台,爲祈
求海上平安,奉請一尊軟身媽祖供於民家
,清咸豐晚期,開始集資籌建拱天宮,於
同治二年落成。拱天宮歷經幾次修茸擴建
,今日廟宇全殿為兩殿兩廂式建築,廟殿
雕飾精緻華麗,正殿神龕媽祖神尊鎮坐其
中,兩側侍立千里言跟順風耳。一樓後殿
,供奉媽祖雙親,此為拱天宮教化善民,
重視孝道最有特色的神龕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