壹、製作緣起
台灣,是全世界高山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,在僅
僅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面積上,擁有超過兩百六
十座海拔3,000公尺以上之高山,如此多山的地理
環境,造就台灣豐富的動植物生態與多民族文化
構成。台灣的戶外登山探險是自日治時期開始興
盛,多位日籍人類學者沿著深入台灣屋脊-中央
山脈的原住民獵路、日警備道路,探查自然人
文。民國遷台後,因應民間日益頻繁的登山活動
,而後經由登山專家考量,於1971年制定了
「台灣百岳」。
而帶領台灣人登頂高山的,正是這群默默為登
山探險活動,付出傳統的山林知識和技能的原
住民「高山協作員」。「高山協作員」是歷史
悠久的職業,源起自清領末期沈葆貞開山撫蕃
,經過日治時期、直到現在國民政府,因應時
代變化而有多種不同的的稱呼:有人稱「挑夫」
、「山青」,也人稱「高山協員」、
「高山嚮導」。「高山協作員」依照工作內容
大致可分為兩種:「嚮導」是服務登山客在山
區路途導引、並保障其登山安全 ; 「揹工」是
純粹的勞動體力搬運,負責背負登山者公用糧
食、裝備帳篷,甚至連烹飪找水找路的工作,
都由揹工一肩扛起。這些無名英雄,不但參與
了台灣登山運動的濫觴,更成為近代登山活動
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。
但是,「高山協作員」在險峻的工作環境下承
受極大風險,在背負重量限度及待遇,甚至所
受與的勞動權益都長期受人忽略。
我們將利用長達三個月的拍攝期,前進南投縣
信義鄉布農族部落,以及深入台灣最荒蠻的高
山地區,訪談數名退役與現役原住民「高山協
作員」,跟隨紀錄他們在高山地區帶領隊登山
隊伍登峰,以及回到部落後,對於傳統文化傳
承、原住民地位的現況與反思。
貳、內容呈現與記錄意義
1.高山協作員背景介紹:布農族的傳統生活
裡,挑負工作本來就是農、獵生活中不可或缺
的一環,不同的是以前是為自己的族人、部落
工作。而揹工的職業最早可以回溯至清朝:日
軍以牡丹社事件為由,出兵攻打台灣的原住民
,再加上各列強覬覦台灣,使朝中有識之士開
始體認到台灣邊防地區之重要性,而有沈葆禎
奏請開山撫番之議,擬開發三條貫穿台灣東西
的橫貫道路,其中的中路就是現在列為一級古
蹟的「清八通關古道」,是由總兵吳光亮負責
闢建。
2.工作環境問題:高山協作員是一項亟需體
力、耐力與技能的工作,但目前市場並無一套
有效的管理辦法,對照於國際揹工組織中,都
有一套計算負重的標準。因此,台灣也應該備
有一套適用於本島的山岳縱走時的負重標準,
設定一個有保障的制度。如能市場價格標準化
的話,就可以間接保障協作的收入來源,並且
讓相關產業的人力來源更為穩定,長期吸引更
多生力軍的加入。
3.高山協作員生活態度:兩位主角經濟狀況
並非穩定,多以零星帶團、協助高山拍攝與支
援基金會登山為主,因工作環境不佳而離職,
雖對協作員制度有所質疑,但以積極認真的態
度面對工作,堅守自己的工作原則,看見小人
物在社會環境下認份而努力生活,活在當下。
在原住民朋友身上,看見遺失已有人性的「真」
,以誠待人而不虛假,手頭並非寬裕但卻對朋
友很大方,在慌亂的城市捷幼中踏著屬於自己
的生活步調。
4.社會環境反思:政府相關部門及山友都相
當關心高山協作員的勞動問題,若能結合山域
領隊嚮導制度及高山協作員的服務規範,並將
登山活動與高山協作員產業結合,改善高山協
作員長工時、高負載、高風險、低保障的問題
,共同提升高山協作產業的服務品質。高山協
作員的工作長期遭政府漠視,在登山活動還是
處於社會少部分族群的休閒育樂,協作員的職
業彷若遭社會遺忘,無法保障基本工作權益,
多半依附在已有公司規模的登山隊工作,卻存
在超時工作、無規定排休,負重與薪資間是否
合乎比例等問題,長期存於協作員工作環境。
5.原住民自我認同:呈現原住民在漢人主流
社會下的自我認同與意識,更以不同世代做出
對比,中生代高山協作員與下一代,成長在同
一個部落裡,不同於移居都市的原住民,也非
堅守部落生活環境的上一代原住民,與部落外
的社會連結,有許多機會接觸漢人朋友,他們
保有既有族群意識,不迷失於現代價值潮流。
三、經費預算
項目 | 單價 | 數量 | 小計 |
交通住宿費 | 2000/來回 | 8趟 | 16000 |
餐費 | 70/人 | 36餐 | 2520 |
攝影器材租金 | 500/天 | 12天 | 6000 |
雜費 | 480 | ||
總計 | 25000 |
項目 | 單價 | 數量 | 小計 |
交通住宿費 | 2000/來回 | 3趟 | 6000 |
高山雜糧費 |
140/人 |
24人次 | 3360 |
雜費 | 640 | ||
總計 | 10000 |
項目 | 單價 | 數量 | 小計 |
音樂製作 | 1000/曲 | 2 | 2000 |
海報光碟製作 | 15/張 | 200 | 3000 |
總計 | 5000 |
總預算
訪談拍攝預算 | 25000 |
高山拍攝預算 | 10000 |
後期製作預算 | 5000 |
總預算 | 40000(+10%平台維運管理)=44000 |
四、贊助回饋方式
如果您願意贊助我們500元,我們將致贈精
美高山風景名信片乙張。
如果您願意贊助我們1000元,我們將致贈
精美高山風景名信片乙套。
如果您願意贊助我們1500元以上,我們除
了精美高山風景名信片乙套,另外加贈影片
DVD乙份。
如果您願意贊助我們,不論多少金額,都是對
我們的肯定,也是對這個長久以來一直存在的
議題的一種關注,我們會永遠懷著感恩的心,
贊助者我們將視您意願,以真實姓名/匿名方
式,於我們影片中特別感謝。
Tumaz 托馬斯在布農族語意味著熊,我們的
LOGO設計試圖跳脫一般紀錄片給人家嚴肅
拘謹的感覺,改以比較活潑可愛的方式來呈
現,並且強調其中手繪感,與
拍攝原住民議題的調性比較符合。
在LOGO中可以看到,熊的頭是往上仰的
,就像爬山一樣,面對目標總是不斷地向上
看,期望在拍片的過程可以一路順利向上!
在險峻的大崩壁下記錄高山協作員的辛苦
高山協作員必須要幫客人背上好幾十公斤
的裝備、食物,深入蠻荒的山裡,走上好
幾天的山路
高山協作員永遠背的比別人重,
而且需要走的比別人快,因為要先去
紮營、準備食物
相關影片: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(本文摘自網路,如有不當或文章出處有疑慮,
請來信告知,我們將在最短時間處理或撤除)